主上真甜 发表于 2022-12-15 10:24:30

做好“猪”文章,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为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2022年,灵山县农业农村局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县各生猪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和指导“微生物+”现代生态养殖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猪产业已成为灵山县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推广‘微生物+’现代生态养殖模式,走出一条具有灵山特色的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胡进初说。2021年以来,灵山县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微生物+高架网床”、“微生物+饲料”、“微生物+粪污”等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一是建设标准化设施,通过建设高架网床全封闭栏舍,配套建设防鼠墙、防虫网和粪污异位发酵设施;
      二是应用微生物,饲料、粪污中添加益生菌;
      三是源头控水,栏舍不冲水,干清粪,雨污分流,减少污水量。通过推广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灵山县2022年生猪生产迅猛发展,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共749家,生猪存栏84.23万头,同比2020年涨幅51.31%。

“项目引擎”,带动产业示范发展“

      我是2011年开始养猪的,当时养了500头,发展到现在是2800头,收入翻了几番,这也多亏了科技特派员胡进初的支持和指导”,灵山县那隆镇优越生猪养殖场业主劳有月感激的说道。从新场址选址、布局、建设等,胡进初不遗余力亲自到场指导,并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新场终于在今年春节后投产。

       2021年,胡进初在统筹推进7个生猪养殖场的市长“菜篮子”工程项目建设中,以财政资金65万元撬动社会资金452万元投资,升级改造猪舍,加强畜禽生产能力建设和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与生态养殖水平,加快转变畜禽养殖业发展方式,推动畜禽生产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畜禽生产保障肉类市场供应,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带动,调动养殖业主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水平,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群众“菜篮子”丰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针对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化不高等现象,灵山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广猪舍标准化改造、新建高架网床环保栏舍等技术,大力发展生猪产业。近年来,灵山县共有246户生猪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新增出栏商品猪12.26万头,新增经济效益235万元。2021-2022年114户生猪养殖户进行高架网床环保栏舍建设,其中7户生猪养殖户获得自治区财政补助250万元。

科技引领转型升级,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位于灵山县文利镇香山村委的榕盛生猪养殖场,一座全新设备吸引大家好奇,据科技特派员胡进初介绍,该养殖场在原有的粪污处理设施基础上,投资了14万元,组装改造的一套日处理10立方污水的畜禽粪污处理机,该设备通过固液干湿分离、添加微生物和其他新兴净水材料进行作业,处理后的污水无色无臭,可以还田、还林,具有操作简便、处理能力强,高效的作用,该套畜禽粪污处理机基本能够满足存栏3500头肉猪场的粪污处理要求。目前灵山县越来越多的养殖场也购置安装了该套畜禽粪污处理机。

       今年,科技特派员胡进初主动作为,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积极探索养殖技术改革,以科技引领转型升级,以节水控水、杜绝污染为出发点,打破“一场一池”的传统做法,通过建设大型沼气池、有机肥厂、异位发酵床、小型沼气池、固液分离机、储粪房等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粪污经堆沤发酵处理后,变成了有机肥,用于农田林地果园,不仅节约肥料成本,还有助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截至目前,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配套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基本解决了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下一步,灵山县将积极推进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升级改造,完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不断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2022年1-11月全县出栏生猪93.739万头,同比2019年非洲猪瘟之前增加46.37%,生猪生产除了满足县内需求外,还向外县调运销售35.36万头商品猪,猪肉价格与2020年同期持平。养殖户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再次掀起新一轮生猪养殖高潮。(欧国机)

来源:灵山县农业农村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猪”文章,助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