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家姑娘 发表于 2023-8-26 10:55:10

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墩大鼓


烟霞烽火越千年,墩台往事谁知晓?大地滚雷天上降,鼓乐曲曲诉衷肠。在介绍烟墩大鼓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烟墩大鼓入选哪些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墩大鼓于2008年分别入选广西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为传统音乐(Ⅱ),钦州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为传统音乐(Ⅱ),灵山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为民俗(Ⅹ)。同一年入选三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灵山所有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当中,烟墩大鼓均是排第一位的,这也说明了烟墩大鼓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观赏收藏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等非常高。






烟墩大鼓的分布范围
烟墩大鼓主要分布在烟墩镇境内,及与烟墩接壤的横州南乡镇部分村庄、灵山县平南镇的六潭、古廖村等。全镇20个村委264个自然村保留大鼓不少于300面,每个自然村均有一面大鼓以上,而石堆村的那一面最大,鼓面直径1.3米,鼓桶高3米。


烟墩镇尚有最大的3面大鼓,据其鼓桶上文字记载,是1909年(清宣统元年)制作的,主要藏存于石堆、六凤、长麓三个村上。木料是百年的樟木或楠木,从鼓桶上考究,光滑锃亮,没有半点虫蛀腐蚀,其音质效果上乘。至于从大鼓延伸成儿童擂的小鼓,其形状与烟墩大鼓无异。据统计,烟墩大鼓留存比较多的有石堆、三联、六凤、烟墩、妙庄、凤山、那合、佳平、六加、邓塘、大远、茅针、那合、司练、六局、长麓等村庄。

烟墩大鼓的流传习俗
烟墩大鼓的流传已很古老,大鼓风俗是每年的除夕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每月农历正月时,各村大人、小孩都绷好大鼓在一起擂打。白天是自己村里面打,晚上,村与村之间又互相邀着打大鼓,比一比谁打得更好。用晚上最空闲最能体现鼓声的夜空来拼鼓。同时为了表示友谊友好,天亮之后各个村都会搬出家中的大粽、粉利、腊肉等美食互相祝贺一下。打鼓手大多都是村中健壮的男人,毕竟打鼓是很累的,必须要有足够的体力才能一直打下去。打鼓时,有时会统一着装,天气暖和的时候,也有赤膊上阵擂鼓。元宵节结束,按照风俗怕误了农事是不能擂鼓的。但是,本地人一般为了尽兴基本都会打多一晚。这个时候场面是最热闹的,都是把鼓搬到祠堂或者宽阔的地方,集中起来打,有些人还一直打到天亮,第二天再把鼓收回来。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慢慢消失。庆幸的是烟墩大鼓已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以及发展。如今的烟墩大鼓,除了在传统节日敲打之外,还走进了各项文化以及体育赛事当中;也从一个小乡镇走出了广西,走向全国。相信我们灵山的烟墩大鼓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


备注:本文参考了百度百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钦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灵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墩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