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拥抱人工智能,便民利企双提升
“传统人工方式可能要花30分钟确认血栓位置,应用AI后,仅1分钟就可以精准定位病灶区域。”3月25日,灵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诊断室内,该科主任陈建铭点开了“联影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与科室众人复盘患者何女士的诊断病例。大屏幕上,蓝绿色的脑部CT图宛若一个“迷宫”,而该系统却能精准地在毫米之间,找到何女士的病灶所在并得出诊断结论。“联影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能精准地在毫米之间,找到患者病灶所在并得出诊断结论。记者 冯源 摄
自2023年该院率先引入AI辅助影像检查系统后,该院结合高端CT、MRI、DR设备,在肺结节早筛、脑出血、脑梗死急救等领域实现了全面技术升级,识别影像异常病灶敏感度高达98%。“未来,我们将在患者的医院管理、智能导诊等方面实现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该院党委书记李嘉卫介绍。
医疗领域正驶入智慧化转型快车道,与此同时,政务服务窗口也掀起革新浪潮。
群众只需轻点手机,在智能问答板块输入自然语言,即可实现“所查即所需”。记者 冯源 摄
灵山县率先打造了钦州市首个县域政务服务大模型应用范例。“传统办事模式下,群众需耗费大量时间在多平台检索办事指南。”灵山县行政审批中心网络技术股负责人梁华昌介绍,如今,群众只需轻点手机,在智能问答板块输入“公司注册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等自然语言内容,材料清单、办理地点、咨询渠道等要素均会被罗列出来,实现“所查即所需”。
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灵山县园区生产车间内,AI质检系统能将工人肉眼难以看到的毫米级问题快速标注。记者 冯源 摄
走进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灵山县园区生产车间,上百个摄像头对准产品,确认精准定位后快速贴片,AI质检系统则将工人肉眼难以看到的毫米级问题快速标注。据了解,曾经需要50名熟练工人的生产线,如今仅需10余人即可操作。
灵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茂鑫介绍,去年6月以来,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组织全县规上企业开展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工作。目前已完成智转数改诊断105家;完成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认定自评分表共21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参考依据。目前全县共有广西数字化车间3家,广西园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申报自治区级智能工厂。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