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家姑娘 发表于 2025-5-8 09:01:28

【媒体看灵山】钦州市灵山县创新“三治”模式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城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前线,也是各种问题、矛盾和冲突的最前沿。近年来,钦州市灵山县聚焦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持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善治、自治“三治”相结合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努力提升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4年,灵城街道白水社区被列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三海街道三海社区获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开展反诈宣传
以“政治”为引领,健全组织体系,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由“闭合型”向“开放型”拓展
一是强化组织联动。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承上启下作用,将报到单位党组织吸纳为社区“大党委”成员,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实行“双报到、双服务”活动“轮值主席”制度,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实现区域共建“一盘棋”。2024年,各社区完成结对帮扶1070对,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实事656件。二是优化组织设置。207个居民小区以单独建、联合建等形式组建小区党支部80个,将党组织链条延伸到小区,形成“街道—社区—小区”三级联动体系,将党的领导融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三是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协商治理机制。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组织“下楼”、“上街”宣传党的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为民服务,逐步实现治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开展“健康义诊进社区 双拥服务暖人心”活动

以“善治”为导向,建强服务队伍,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由“零散化”向“全方位”升级
一是推行“平安家访”工作法。创新开展“平安家访”工作,完善“党建+平安家访”工作机制,打造“周二有事你来说”品牌,配合县、街道组织动员社区干部、平安建设志愿者等力量每周二开展“平安家访”工作,吸纳社区“五老”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推进矛盾纠纷的“联动化解”。二是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创新“党建+志愿队伍”、“党建+社会组织”模式,推行“党委成员+支部党员+双报到党员+网格员”的“四员”服务模式,组建“在职党员先锋队”、“离退休党员志愿服务队”等107支志愿服务队。通过建立清单、结对帮扶、精准服务,2024年共组织开展义诊、调解家庭纠纷等志愿服务活动368场次。三是创建融“新”共建模式。创新“机关党建+社区党建+两新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依托社区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在全县打造35个“红色驿站”、12家“小哥食堂”、3家“红色维修小店”,为两新群体免费提供休息、饮水、充电、寄存、就餐等“5+N”暖心服务。积极宣传“最美快递员”等最美新业态劳动者,激励两新党员主动融入城市党建,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新”动能。

建立“小哥食堂”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关爱

以“自治”为核心,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由“要求多”向“服务多”转变
一是创新议事机制。建立广泛听事、集中筛事、民主商事、宣传动员、监督落实的“五步商事法”矛盾调解机制,组织党员、居民代表、网格员和志愿者代表集中商议社区治理事宜,逐步形成“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治理格局。2024年共为群众解决问题79个,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灵城街道白水社区被列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二是创新为民服务信息反馈机制。以社区为单位,在微信小程序上设置“码上说马上办”便民服务信息采集二维码,线上收集社情民意、群众“微心愿”等,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的方式,将收集问题分类推送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广西灵山急难“码”上说服务马上办》获《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创设“时间银行”、“荔乡文明超市”积分制管理模式,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及广大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2024年,“时间银行”、“荔乡文明超市”累计服务时间1000多小时,服务居民5万余人。三海街道双鹤社区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三海社区获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阅读场所








来源:“广西改革”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体看灵山】钦州市灵山县创新“三治”模式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