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香鸡区域公共品牌发布 产销对接助力产业升级
6月22日,灵山县在县城六峰山休闲公园举行“千年灵山荔枝·万年灵山香鸡”灵山香鸡区域公共品牌发布活动、灵山香鸡产销对接活动,标志着这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式迈入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与繁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聂庆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原一级巡视员、广西饲料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梁纪豪,广西畜禽育种首席专家杨秀荣,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海兵,县政协主席檀正茂出席活动。
张海兵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广大养殖户要坚守品质初心,积极采用标准化养殖技术,共同守护灵山香鸡的“金字招牌”;希望食品加工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终端品牌;希望科研院所能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品种改良、技术创新等领域提供更强支撑;希望各位经销商和媒体朋友多为灵山香鸡 “代言”,让这份来自灵山的鲜味走进更多家庭。县委、县政府将在政策扶持、品牌推广、市场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灵山香鸡品牌腾飞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聂庆华介绍灵山香鸡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灵山县家禽业协会会长霍胤铸介绍灵山香鸡产业发展情况。广西园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夏雨介绍灵山香鸡相关情况。采购商、经销商代表依次发言。
灵山香鸡祖系可追溯至万年前的北部湾红原鸡,在清代《灵山志》中便有“土鸡善养、鸡汤清香”的记载。其体型紧凑、骨细肉嫩、自带天然香味的特质,成为岭南传统名菜白切鸡、水蒸鸡的上乘食材。2012年,灵山香鸡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2年,灵山县更被授予“中国香鸡之乡”称号,成为南方特色畜禽产地的重要代表。近年来,灵山县以灵山香鸡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从“分散养殖”向“全链协同”升级,使“游灵山、品荔枝,尝香鸡”成为灵山县的新名片,并持续释放“富民效应”。目前,全县灵山香鸡年出栏量超1890万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8亿元,真正实现了“一只鸡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目标。
作为本土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园丰牧业集团积极响应,创新“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技术培训、订单收购、就业吸纳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带动超800户农户参与养殖、加工和旅游服务,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活动现场,来自各领域专家,以及覆盖商超、餐饮、电商、供应链等渠道的超200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并共同见证“灵山县园丰灵山香鸡研究院”正式授牌。在产销对接环节,园丰集团与各渠道商签约,金额合计约20亿元;灵山香鸡产销对接签约成功,签约金额合计700万元。众多达人主播同步开展电商平台直播活动,直观展现了灵山香鸡从“地域特色名品”向“全国市场热销”的品牌跃升态势。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广西华南烹饪技工学校40位资深厨师以灵山香鸡为主材,精心烹饪365道佳肴,是一场对灵山香鸡“全能价值”与县域产业优势的集中展示。365道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56个民族饮食习惯,涉及13种烹饪方式,涵盖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鸡肉名菜。活动恰逢广西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厨师团队创新性地将灵山香鸡与灵山荔枝相结合,研发出35道荔枝入菜的特色菜肴。现场观众限时开放品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一鸡百味”的风味盛宴。
来源:灵山县融媒体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