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家姑娘 发表于 2025-6-24 11:49:02

【学科建设】三岁男童误吞磁铁!灵山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巧取异物化险为夷


最近,灵山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在肠镜直视下救治了一位误吞磁铁的三岁男童,从半结肠取出磁铁,获得家属好评。原来,3岁的小贝(化名)本着好奇心,突然对墙上的磁铁产生了兴趣,趁着家人没注意,抓了一颗梭形磁铁放嘴里玩,一不小心就把磁铁吞了下去。小贝感到腹部剧痛,家人发现后,赶紧把小贝送到了灵山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就诊,内镜中心负责人仇继峰了解情况后,马上为小贝安排拍片检查。行腹部DR提示右下腹部异物存留,可能因异物存留引起肠道损伤,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会诱发消化道穿孔、急性腹膜炎等。


仇继峰将小贝病情及治疗方案告知家属,同意在全麻下行肠镜直视下取出异物。肠镜下可见到一枚直径大小约3cm的梭形磁铁滞留在右半结肠,仇继峰通过用网篮小心地将磁铁套住并缓慢取出。取出异物后,未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经过休息,可以正常进食。为表示感谢,小贝的家属给内镜中心的医务人员送来一面锦旗。
内镜中心负责人仇继峰提醒,家长应加强幼儿日常看护,由于幼儿表达能力有限且好奇心强,很容易误吞磁铁、硬币、珠子、玩具等物品,可能对消化道造成严重损伤。若明确或者高度怀疑幼儿误食异物,切勿听信偏方进行处理,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消化道异物科普
什么是消化道异物?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故意吞入食道、胃、肠等消化道的物体,常见于儿童(尤其是1-5岁以下)和老年人(如假牙脱落),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如进食过快、醉酒后误吞)。
常见异物有哪些?儿童高发:硬币、纽扣电池、磁力珠、玩具零件、别针。成人高发:鱼刺、鸡骨、枣核、假牙、牙签、药片包装铝箔。高风险异物:尖锐物(牙签、鱼刺)可能刺穿消化道,引发穿孔、感染。纽扣电池,电池电解液泄漏可灼伤食管,2小时内需紧急处理。磁力珠或多枚磁铁,吸附肠壁导致肠梗阻、坏死。
误吞异物后有哪些症状?卡在食管:喉咙痛、吞咽困难、流口水、胸骨后疼痛。进入胃、肠:腹痛、呕吐、腹胀(若异物较大或尖锐,可能呕血、黑便)。穿孔、感染:持续剧烈腹痛、发热、胸部肿胀(提示纵隔感染),若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注意:部分异物可能无症状,但长期滞留会导致溃疡、穿孔等严重后果。
误吞异物后该怎么办?错误做法:吞饭团、馒头→可能让鱼刺扎得更深。喝醋→短时间接触无法软化骨头或金属。催吐→尖锐物可能划伤食管。正确处理:立即停止进食进水,避免异物移动加重损伤。判断异物类型和症状:若卡在喉咙,尝试轻轻咳嗽,部分小异物可咳出。若吞下纽扣电池、磁力珠、尖锐物等高风险异物,即使暂时没有症状,也建议尽快就医,以便及时评估和处理潜在风险。就医检查:急诊内镜(胃镜):首选方法,可直视下取出异物。X线/CT:定位金属或不透光异物。

如何预防消化道异物?儿童:将小物件(如硬币、电池、小玩具零件等)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高处或带锁的柜子中,并定期检查收纳情况,确保没有遗漏。避免给幼儿玩磁力珠、带小零件的玩具。吃饭时不要逗笑或跑动。成人:吃鱼、鸡骨头时集中注意力,充分咀嚼。戴假牙者建议每3-6个月到专业口腔科进行一次假牙牢固性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松动问题。避免将牙签、回形针等含在口中。
内镜中心提醒:儿童误吞异物不容小觑,若遇类似情况,应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并拨打急救电话:0777-6218120、6218000。


来源:灵山县人民医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科建设】三岁男童误吞磁铁!灵山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巧取异物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