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灵山,一颗颗小小的空心菜籽,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大希望。由5名退伍军人村支书共同创办的灵山润辉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秉持“党建引领、军魂聚力、产业富民”的理念,立足空心菜籽产业,通过流转200亩土地,盘活资源,每天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让“小种子”真正成长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大产业”。
空心菜幼苗正舒展绿叶
合作社选址三海街道大塘村,盘活闲置土地。在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地完善了“三面光”水渠、整修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合作社创新实践“支书牵头、军人带头、农户联动”的发展模式,用短短半年时间,将撂荒地成功打造成标准化的育种基地。
空心菜育种基地一角
“我们算过一笔经济账,”三海社区支书、合作社带头人陆辉广介绍道,“这200亩基地,年均可产出优质种子约4万公斤。按当前市场行情,仅种子销售一项,就能创造近80万元的产值。”更让周边农户安心的是,合作社采用“土地联营+生产联管+风险联担”的合作方式,与他们签订了20元/公斤的保底收购协议,让种植空心菜籽的家庭,年增收轻松突破2万元。
三海社区支书合作社带头人陆辉广正在对空心菜进行田间管理
如今,合作社的成功实践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辐射带动了三海街道新垌村、梓木村、那银村、枚埠村等多个村庄,预计可带动空心菜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昔日的“撂荒地”,正加速蜕变为充满希望的“聚宝盆”。
大塘村委支书周权华指导农户播种
行走在大塘村育种基地的田埂上,总能看到村支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俯身田间,悉心指导农户播种技术。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助农增收的“田秀才”;从守护国土的卫士,到建设家乡的先锋。这些昔日的子弟兵,如今在希望的田野上发起新的“冲锋”——让一粒粒饱满的空心菜籽,如同镶嵌在灵山沃土上的“金色勋章”,为乡村振兴锻造出一支坚实的“产业强军”。(邓小红、董志艺、周运双)
来源:灵山县农业农村局
|